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物聯網,讓農民“遙控”種地

2011-10-19 08:32 西部在線

導讀:濕度17,溫度25,一號棚該澆一下了……”趙建學擺弄著手里的手機向我們展示著。通過這部手機,趙建學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一樣可以對自己的10個果樹大棚進行澆水、施肥等作業(yè)。趙建學是靈寶市信達果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經營的100多畝高效農業(yè)大棚是中國移動三門峽分公司的物聯網示范基地。

  “濕度17,溫度25,一號棚該澆一下了……”趙建學擺弄著手里的手機向我們展示著。通過這部手機,趙建學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一樣可以對自己的10個果樹大棚進行澆水、施肥等作業(yè)。趙建學是靈寶市信達果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經營的100多畝高效農業(yè)大棚是中國移動三門峽分公司的物聯網示范基地。

  物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就是通過寬帶、無線寬帶等信息通道,運用智能化管理手段,遠程操作一些電子、機械設施,大大減輕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繁雜勞動。隨著信息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物聯網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中國移動三門峽分公司在信達果業(yè)有限公司建立起的這套智能物聯系統(tǒng)包括信息采集、實時監(jiān)控、智能運用等三組模塊。通過設立在大棚中的溫度、濕度傳感器,可以實時向管理人員傳遞棚中的各項信息;通過監(jiān)控系統(tǒng),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掌握果樹的病蟲害信息;而通過智能運用模塊,就可以隨時隨地對果樹進行澆灌、施肥等田間管理。

  趙建學從事果業(yè)生產已有20多年的時間,在多年經驗積累過程中,他掌握了一套反季節(jié)果品培育新技術。在他的10個大棚里,種植著蟠桃、金壽杏等10多個高附加值果樹品種。夏天,他的果園里枝繁葉茂;到了寒風刺骨的冬天,園里就是一片碩果累累的景象。趙建學指著棚里的金壽杏告訴記者:“這些杏的直徑在70毫米以上。在市場上是按個賣的,每個杏的價格都超過10塊錢。”目前,這個百畝果園年產各種果品40萬公斤,產值數百萬元。

  他在信達果業(yè)有限公司的支撐下,還成立了信達果業(yè)合作社,上百戶果農以信達的生產標準和作業(yè)流程進行規(guī)范化生產,而信達果業(yè)合作社則對社員生產的果品進行包銷。

  因為果樹管理的用工量遠遠超過傳統(tǒng)的糧食種植,而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靈寶招聘合格的園藝工人越來越難。為了摸索一條既能減輕園藝工人勞動強度,又能減少用工量的生產模式,趙建學在果樹大棚里裝設了滴灌、有機肥撒播裝置。在新加裝的這套物聯網的幫助下,他只要在手機上輕輕一點,水和液化有機肥就能自動澆到果樹的根部。這個智能管理系統(tǒng)還可以進行人工智能設定,根據各種傳感器探測到的數據在一定的條件下自動進行田間管理,實行無人化作業(yè)?,F在,這個百畝果園只需要兩個人就能輕松完成果園的日常管理。

  中國移動三門峽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明輝說,通過這套物聯網系統(tǒng),所有人都能在網上觀看這個果園的生產情況。在銷售環(huán)節(jié),通過條形碼等輔助手段,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查到每個果品的原產地,甚至可以看到生長這個果品的果樹。王明輝說:“現在網上不是有虛擬農場嗎?在物聯網的協助下,大家可以在網上認養(yǎng)果樹,在網上給果樹澆水、施肥。到了收獲季節(jié),通過物流渠道消費者就可以吃到自己""親手""種植出來的水果?!蓖趺鬏x介紹,物聯網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同樣可以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比如通過手機短信就可以讓家里的電飯鍋煮飯,打個電話就能在進門前把家里的溫度調整到一個舒適的溫度……

  趙建學說,物聯網的加入給自己的果品銷售也帶來了巨大的優(yōu)勢。在推銷過程中,可以通過手機讓經銷商直觀地看到果園的生長態(tài)勢,了解綠色果品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當然,物聯網在農業(yè)上的應用還不止這些。目前,信達果業(yè)有限公司果園的網絡已和市農業(yè)局園藝站聯網,園藝站的專家通過網絡可以及時掌握果樹的病蟲害信息,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

  現代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或許有一天,農民按按電鈕,就能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的所有問題,用科技手段把農民兄弟從傳統(tǒng)繁重的農業(yè)生產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