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思科殷康:三網融合下的關鍵技術策略

2011-08-29 09:59 搜狐IT
關鍵詞:三網融合思科

導讀:第三屆三網融合中國峰會(CNCS2011)25日在北京開幕,峰會以“推動三網融合從概念到應用的落地”為主題,思科總部首席技術官辦公室大中國區(qū)總監(jiān)殷康作了“三網融合下的關鍵技術策略”的主題演講。

  由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BIRTV組委會主辦,中廣互聯承辦的第三屆三網融合中國峰會(CNCS2011)25日在北京21世紀飯店開幕,本屆峰會的主題為“推動三網融合從概念到應用的落地”。

  思科總部首席技術官辦公室大中國區(qū)總監(jiān)殷康作了“三網融合下的關鍵技術策略”的主題演講。殷康介紹了思科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即利用在視頻領域的一些優(yōu)勢,拓寬服務領域,使服務空間、創(chuàng)新能力、客戶得到更好的享受。思科及時追蹤全球視頻的走向,用以指導思科的發(fā)展方向。

思科總部首席技術官辦公室大中國區(qū)總監(jiān)殷康
思科總部首席技術官辦公室大中國區(qū)總監(jiān)殷康


  殷康提出了思科的發(fā)展戰(zhàn)略即內容、云和端點。

  最后,殷康指出,目前,平臺VideoScape,成為了一個開放、管理和可運營的概念。這個產業(yè)趨勢是全球性的,所以全球視野非常重要,最關鍵的是無論是OTT、有線還是今后電信運營商在“三網融合”市場上,這個蛋糕會更大,只要能找到創(chuàng)新,找到方向就能取得成功。

  以下為演講實錄:

  殷康:謝謝大家!今天非常高興在北京大哥、上海大哥、杭州小妹介紹之后我來介紹一下思科公司在未來視頻發(fā)展方向的最基礎的方向。我在他們后面講是因為思科公司過去十多年時間比較專注于網絡融合,特別是視頻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和一系列收購,或者最大的網絡運營商,而且是網絡視頻傳統(tǒng)網絡方案提供商,包括在全球大型的視頻運營商合作,所以今天我在他們介紹國內的情況,我從全球的視野,看看全球的發(fā)展,和中國的一些比較,看看他們的一些技術和策略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作用。

  第一,“三網融合”以后,網絡以后,所有的業(yè)務和市場融合了,這個融合基礎上顯然我們都是一個網絡,這個網絡應用上,流量增長得非???,2013年有480個EBITDA,是10的18次方,一個EBITDA相當于上萬個Tarebal,所以市場的流量主導著,過去大家認為視頻流量是P2P一段時間,現在主要的趨勢是視頻流量,包括互聯網電視、IPTV、流媒體,包括P2P主要的流量也是視頻。這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思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視頻,同時對有線或者做電信,做視頻的也非常清楚,我們要利用我們在視頻領域的一些專長,發(fā)揮這些專長,拓寬我們的服務領域,使我們的服務空間、創(chuàng)新能力、客戶得到更好的享受。我們監(jiān)控了全球視頻走向,指導我們的方向。

  這里給我們一個啟示,當“三網融合”以后,從有線把電信電話業(yè)務搶過來,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顯然是有局限的,我們應該看到利用我們的長處,結合我們的新業(yè)務,產生新的服務,對用戶有個新的體驗。一定要利用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和專長,國外也談到和發(fā)展“三網融合”有七八年時間,歐洲市場2003、2004年開始做電話業(yè)務,在國外是互聯網、視頻、通訊結合起來走過來也有七八年的時間,他們面臨的挑戰(zhàn),當時看和現在差別不大,他們當時也面臨業(yè)務領域相對單一,ARPU相對比較小,運營模式相對傳統(tǒng),他們是一個壟斷的產業(yè),采用的技術也比較傳統(tǒng)的技術,經過七八年轉型和融合有了非常大的改變,我2001年回來,在中國待了十年,是30美金、40美金,上個月小孩兒放假,我在那兒陪他出差,我在那兒待了6個月,待過很多城市,住在朋友家里,現在我問那些朋友,他們每個月都是120多美金給Cabel運營商,所以現在ARPU從30、40元增長到一倍還多。通過努力這是很大的變化,現在“三網融合”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技術投資,怎么樣更合理的技術架構,更合理的技術平臺,能夠滿足未來3—5連的技術方向,變成我們做戰(zhàn)略思考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我是做技術戰(zhàn)略的工作,所以我們要看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會怎么走。

  未來的視頻與其它媒體方式很大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很大的方向是體驗,就是用戶驅動式體驗,剛才羅總說“王”和“主”的一點區(qū)別是終端設備,其中一個最大的概念是最終用戶,最終用戶驅動他要有什么樣的體驗,看我們的平臺和技術架構能不能滿足這種體驗。全球搭建統(tǒng)一的網絡平臺很重要,用戶自主選擇,他有可能離開你的網,到其它網。這是運營模式的競爭問題和影響力的問題。融合網絡下你認真分析會發(fā)現,原來是融合蛋糕,現在融合以后你能做哪塊要非常清楚,比如端點,你有可控的機頂盒,也不可控的PC,移動電話和手機,這是其它運營商提供的。除了我們點播的廣播以外還有用戶自己產出的內容,這些內容有的可管,有的不可管。你發(fā)現這個蛋糕實際分為八塊,傳統(tǒng)的有線是做了一小塊,在一象限做的,YouTube做的是第八塊,美國新的市場,從有線電視租賃到互聯網到家,所謂Netfilix做的是第三象限,這里面已經找到了市場定位,YouTube顯然是第三象限的,美國一些有線電視運營商希望把數據篩選、過濾進入到他可管理的端點上,他就形成小的蛋糕,我們找到第五相信的東西,這要看我們今后業(yè)務發(fā)展方向的思考模式,我們決不能僅局限在你的小面包,如果只局限在這個小面包,人家會動你的奶酪,用戶離網率會提高,轉到其它的象限。

  這是從市場和經營角度來看,我們的面包變成了八塊,技術角度來說,它的技術策略給我們什么啟示呢?非常簡單,我們實際上是要對挑戰(zhàn)、機會的魔方處理。最終的非常清楚,融合下來一個網絡,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技術、任何人來完成這個目標,這是發(fā)揮我們的技術優(yōu)勢,但要延伸到另外一個小蛋糕的時候應該基本不動我的價格,這是做技術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靈活地做一席擴展和組合,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好多人看到第一個現實是我把在一個屏上,有的體驗,有的內容想辦法做到多屏,所以,從第一象限延伸到其它幾個象限,這樣的好處顯然是可以增加我們的ARPU值,但是不能保證增加了ARPU,美國這些年運營的現象和結果告訴我們增加兩三倍,剛才杭州的華數的老總也說他們做了以后可以看到高端用戶的ARPU是增長的。這個方向要非常清楚,不能用新的技術取代老的技術,做的是傳統(tǒng)的業(yè)務,這樣你就沒有太大的拓展空間,你的思考重要方向是我能不能搭建平臺,今后這個空間可能今天我不做,做雙向改造,內容寬帶,還做不了多屏,但你要想辦法把技術架構準備好?;ヂ摼W時代一個很大的特征是速度速度非常快。

  兩三年前中國的視頻市場和今天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的時間等不起,投資回報也等不起,這是最基本的概念,有了這樣大的分析,“三網融合”融合下來,這三個重要的指標需要三大技術支持來支配。包括云、網、端,發(fā)揮廣電的長處是體驗,就是全終端的覆蓋,都要有最高品質的體驗,這個本質我們必須要抓住,而且要發(fā)揮我們的長處。怎么樣使這三大技術不光是簡單的堆砌,而且是有機組合成為我們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設施,為我們今后支持業(yè)務開展和經營擴展很重要的基礎。用統(tǒng)一的網絡非常重要,接入網不一樣,可能今天用銅纜,明天用光,或者用3G或WiFi或其它接入技術,但核心的技術根本是IP這個語言連接在一起,否則這個接入網和另一個接入網不一樣。網絡上用一種網絡語言把所有的網都融合起來,產生一種應用平臺,這是前所未有的。換句話說IP是DNA,無論如何網絡的策略方向是IP。端點也是這樣,端點的繁榮,端點業(yè)務的蓬勃發(fā)展,很大的原因是IP+IT兩個產業(yè)的結合,iPhone、iPad這么迅速的發(fā)展和推廣。

  大家最近總是在提“云”,但云要滿足高質量體驗的服務,這和常說的Google的云可能有點不一樣,戰(zhàn)略來講,Google最開始說的云是用便宜的設備搭起來,主要是解決擴擴展性,而且是搜索海量信息,數據的應用主要是海量信息,具有大量處理能力,但這并不需要非常精確,搜索出來的結果是最好還是次好比較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它需要的是時間,需要的是找到信息。我們一般把Google云的技術稱為單一的技術,因為它是為一種應用而專門設計的一個公共技術,而視頻業(yè)務,我們覺得非常不一樣的地方,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用戶體驗。有一些人把它叫“富媒體”,我認為是“猜媒體”是媒體內容和技術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網絡特點是IP網絡,但不是單純的IP網絡,IP網絡從簡單的傳數據、信息搜索到可以通訊,到可以點播、廣播甚至高清市斤通訊網幀是飛速的發(fā)展,現在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是過去二十年的十倍以上,大量的網絡智能都在網絡技術設施里,包括多播、點播,冗余,數據無損傷傳輸和數據緩緩等等,1%的流量以后都會成為視頻,會變成我們最重要的模塊,會鑲嵌在網絡里成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從接入網到會接網到核心網,這幾年的創(chuàng)新非常非常多。思科應用網CS1和CS2在全球應用很多,我們靠邊遠服務器實現的,CSR9000目前在中國大量使用,這是支持這個基礎設施。

  IT業(yè)的發(fā)展不僅僅在終端,有很多的屏和更多的端點,物聯網也是這樣的概念,不單單連電視、手機、電腦,還可以連到任何可以連上的東西,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東西可以連上網絡都可以加上屏,如果沒有屏也是用同樣的語言連上網,某種程度上對我們的“三網融合”也有價值。

  中國人有些人講物聯網有可能用其它的協(xié)議,我個人不同意,它是分離小的市場,做不起來規(guī)模。IP市場之所以這么大,就是因為用了統(tǒng)一的網絡語言,這一點不僅在視頻網絡,在無賴的物聯網也是一樣,我們的技術工程師仍然要知道這一點,任何端點、任務業(yè)務是我們技術戰(zhàn)略的基本要求,而且這些新的端點,新的業(yè)務帶來情況下,對我們的網絡基礎設施和云基礎設施盡量不要有太大的影響。這是我們的方向。

  云計算是由互聯網產生的,云計算的最根本概念是網絡計算,網格計算都不是,很大程度上是云計算,網頁推展出來的計算,它的概念是什么,原來支持互聯網的數據中心慢慢會變成業(yè)務中心,因為視頻的原因、通信的原因加進去。原來做視頻的人需要視頻的頭端局或查視頻端局,這些都要逐步走向含有IPDVA的技術平臺,這是有線網的數字。我們用可擴展的方式,用最新的數據化方式,和有線網結合,使我們的數據升遷、調度、儲備都能有確保的體驗,這樣形成彩云業(yè)務,和其它互聯網業(yè)務不一樣,分發(fā)、收集都不一樣。

  三個大的“三網融合”大資助情況下,一個很重要的技術策略和運營策略是什么呢?要看幾方面,第一要保護我們的投資,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是傳統(tǒng)資源非常大,要想辦法使我們的投資有效,在急速變化情況下。第二,注重我們的整體體驗。第三,依賴這三大技術整合在一起的效應,來滿足我們視頻所要求的體驗和品質。這個角度來說,思科推出來一個很重要的技術運營戰(zhàn)略,我們需要把網、端、云結合在一起考慮視頻解決方案,在這個階段利用它的連貫性和整體性來做解決方案,在這個彩云的基礎長,進行視頻獲取、采集保證有品質地分發(fā)、轉碼、流碼這些處理方式,包括端點如何和云配合,出了一些問題,怎么修整和改正,確保用戶的體驗。它體現了以視頻為核心的視野以前是視頻內容和業(yè)務,而是更新的架構,能夠支持未來更多的端點,更多的多屏互動,它又是一個基礎設施,又是一個業(yè)務開發(fā)的平臺。

  它的實現方式非常簡單,利用我們現在已經有的資源網的機制和內容做補充,包括軟件、硬件的補充,包括接入網、用戶端,以及機頂盒、家庭網關,使得智能和協(xié)調體驗能和網絡、云一致化,在邊緣上,我們有AVSM卡,它會插到我們ID上進行內容分發(fā)的質量和速度。同時還有網絡的公共開放的接口Conductor指令集,靠開放接口和開放平臺來作為基本的機制。像華數老總講要使我們的平臺開放,而且是有管理有控制的平臺這樣才能缺乏安全的開放。蘋果的平臺發(fā)展這么快很重要的原因體驗,一旦體驗不夠好就會被競爭對手打垮。很多做Android的開放平臺做手機,因為這么多人在使用它,多種多樣非常好,但同時它的品質控制,體驗控制相當好。網絡運營商,我有一個統(tǒng)一的看法,我們應該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和長處,控制我們的體驗,控制我們體制的情況下要注意體驗,同時把資源針對開發(fā)應用上。

  同時媒體的轉碼控制,我們叫Media Suite,這是在我們猜云的中心,和我們的多點網相結合,構成未來視頻新視野所謂應用平臺。

  這個理念和概念不是我們關著門想出來的,是與全球領先的視頻運營商,Comcast是思科重要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它的所有技術架構在十年前就是思科的合作伙伴,包括視頻的電波、分發(fā)、CDN等網絡建設都是靠思科,同時多種源的媒體怎么樣整合到這個網上而且分發(fā)到不同的多屏應用上。

  根據這些實踐經驗,我們總結一下,一般視頻有線運營商應該做什么事兒呢?他們做的一個主要工作是強化基礎設施。這個網絡一個很大的特點是用IP DNA,想辦法使網絡變成寬帶化,使寬帶業(yè)務發(fā)展,很多技術都是為了滿足業(yè)務的要求。第二是擴展業(yè)務的內涵,除了一個屏的電視要想辦法多業(yè)務以外,同時要把你這些業(yè)務延伸到其它端里?,F在我們智能手機、平板是很重要的,我們做業(yè)務的基本理念不僅要看到電視機屏幕,某種程度上要看到電視機之外,這是重要的技術思考角度,拓寬你的視野和推動你前進的方向。第三整合你的多種體驗,多屏業(yè)務能在iPad、電腦上應用,如果體驗很差,每個人仍然靠注冊上網,這真的非常不好用,所以想辦法使多屏能夠互動,能夠用戶能彼此通話,給用戶更好的網絡,你就可以開展新的業(yè)務,有新的業(yè)務可以開辟新的市場,同時再開發(fā)下一個新的業(yè)務。物聯網在我看來也是電視機、電話機、手機、平板到任何可以上網的設備,如果IT和白色家電往這個方向走,很多白色家電把它作為一體化機,它有WiFi功能,下一步看基礎設施

  ,就是網、云、端是不是能與新的端點端點無縫結合在一起,產生新的業(yè)務。這是我們新的開拓方向。這是國外領先的運營商做的道路,他們做的第一個業(yè)務是視頻無處不在,只要有屏就想辦法把業(yè)務推到你的屏上,第二步是產生新的體驗,產生新的用戶界面,新的控制方式,甚至于家庭網絡,個人網絡,身旁網絡產生新的互動和新的體驗,這是他們走的新方向。

  視頻無處不在怎么做,如果我們基礎如何能夠強壯,云能夠連接通脹,數據端的設備,包括彩云的設備,他們能靈活地把各種源的內容整合到一個平臺,給他的用戶來推送和分發(fā),變成他的業(yè)務。從蛋糕的一小塊延伸到另外一個象限,同時在技術架構,技術方向和大的改造上仍然保證了我們的投資匯報,這是基本的概念,也滿足了任意端點設備都能享受我的業(yè)務。這種端點設備有可能是我可控的,也有可能某種角度是我不可控的,有的內容可能是網內的內容,有的是網外的內容,有的是互聯網的內容,我們必須通過合作來完成用戶的體驗。使得用戶覺得我跟運營商和視頻服務商有著長期的合作,包括業(yè)務的打包。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走向新的創(chuàng)新,它變成一個新的應用平臺,我們有一些新的指令集的開放,依賴于開放的標準,很多人在上面可以組合成新的業(yè)務,包括羅總說的一些概念都非常好,但需要一個很大的平臺來支持他。他的基本理念我非常贊同,比如他談到視頻電話,視頻電話不是簡單打電話的概念,是想辦法與其它互聯網業(yè)務、社區(qū)業(yè)務結合,變成新的社區(qū)服務的業(yè)務,這些要求的特點是我們需要一個相對穩(wěn)固,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設施,這就是網、云和端點的基本架構。

  這些概念大家多多少少都聽到過一些,關鍵是這些概念已經變成落地的實施。Media Suite是北美七大有線光纜,包括IPTV七大運營商中六大都采用這種架構,彩云基礎設施里,媒體的管理、收集內容可以針對我們的多屏終端發(fā)布我們的視頻內容,包括北美傳統(tǒng)運營商,不管是傳統(tǒng)有線和IPTV都采用這種架構,因為他們的基礎設施比較穩(wěn)健,有云和端點的結合,這個業(yè)務可以很快推到最終用戶那里去。

  這么多業(yè)務,我們可以看到一點,有線運營商到視頻運營商可以到網、云、端點角度把這些內容結合在一起,而不是今天非常重視云的戰(zhàn)略,明天說重視寬帶的業(yè)務,后天說重視屏的業(yè)務,需要一個整體、徹底的思維,使各種各樣的端連上云,內容可以無窮,但依然需要依賴于網,可以使你的品質和體驗能無所不在有所保證,這是從網絡運營商提供未來下一代視頻運營商的基礎和長處,我們必須把這些業(yè)務發(fā)展到最長,這是我們運營的優(yōu)勢。

  我們有三個因素可以考慮我們的戰(zhàn)略,內容、云和端點,有些是可控的,有些不可控,有些是我們的長項,有些是我們可以進入的市場,有些是我們的潛在市場,我們可以想辦法填充我們蛋糕沒有的空間,發(fā)揮我們的長處,和競爭對手進行競爭,我們有一個整套運營技術和策略,它的核心思想是三大策略的整合,變成一個平臺VideoScape,變成開放、管理和可運營的概念。這個產業(yè)趨勢是全球性的,所以全球視野非常重要,最關鍵的是無論是OTT、有線還是今后電信運營商在“三網融合”市場上,這個蛋糕會更大,支持我們往前走的需要統(tǒng)一的網絡語言和網絡DNA我們需要創(chuàng)新,只要找到創(chuàng)新,找到我們的方向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