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3月24號消息,2011年云計算中國峰會(Cloud Computing China Congress - CCCC 2011)在京召開 。CCCC 2011專為高級IT人員和企業(yè)管理人員而設計,適用于CXO級高層主管、業(yè)務開發(fā)和策略人員、IT主管和項目官員、IT管理員/工程師、此類行業(yè)的系統(tǒng)架構/設計者等,是規(guī)模大、層次高、受眾精準的云計算領域專業(yè)盛會。以下是來自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總經理 朱近之對于智慧的云計算的解讀。
3月24號消息,2011年云計算中國峰會(Cloud Computing China Congress - CCCC 2011)在京召開 。CCCC 2011專為高級IT人員和企業(yè)管理人員而設計,適用于CXO級高層主管、業(yè)務開發(fā)和策略人員、IT主管和項目官員、IT管理員/工程師、此類行業(yè)的系統(tǒng)架構/設計者等,是規(guī)模大、層次高、受眾精準的云計算領域專業(yè)盛會。以下是來自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總經理 朱近之對于智慧的云計算的解讀。
朱近之:今天我想分析一下這幾年我們的工作,我們在IBM內部做云完全是公司的需求,IBM是一個跨國公司,它有一百年的體系,IBM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非常大的國企。在硅谷的時候,作為公司內部的實驗室考慮怎么把公司龐大的資源(人力資源、系統(tǒng)資源)整理起來,更好的服務全球36萬員工。云計算作為當時怎么樣更好的集中資源、調配資源、更快的完成開發(fā)測試工具。所以,我們當時做云的時候發(fā)現云的很多功能需要很多軟件的體系,包括監(jiān)控、部署等。我們有很龐大的數據中心,我們現在越來越離不開IT了,比如智能手機、電腦、平時處理的郵件,后面都有很龐大的數據中心在支撐著。這個數據中心是非常復雜的,包括冷卻、支撐高密度的刀片、處理海量級的數據存儲和分析,這有造成了IT環(huán)境是非常復雜的。
▲
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總經理 朱近之
朱近之:云計算帶來什么?帶來管理手段,利用這個平臺可以更有效的管理非常復雜、擴展非常快的數據中心。最初出現其實是SAAS,然后是IAAS,現在已經到PAAS層面了。美國有一本書的作者把云作為一個電,有專業(yè)的公司產生電,比較有效、大規(guī)模的產生電,最終用戶通過付費的方式采購電。電是現有一個概念出現的,同樣云計算在三年半之前在中國完全是一個概念,怎么普及、了解云計算是什么?富蘭克林提到電流的時候就開始描述它是什么東西,所以我們開始描述云計算。云對我來說意味著ERP的服務系統(tǒng),有很多描述云概念的方式。
朱近之:我們做云是不是就要把之前的東西全部拋棄掉呢?其實不是,云是一個管理平臺,它會納入我們很多之前的管理資源(硬件、軟件資源),它幫我們梳理它,更好的調配它,讓我們以后擴展的時候能夠更有效的把云納入進來。電燈泡其實是一種應用,它是應用電的一種方式,我們現在怎么樣更好的利用云計算?物聯網是一種云應用,物聯網產生的海量級的信息,一個城市有數十萬個攝象頭,會產生很多數據,這些數據要進行分析,讓我們更好的去扶持這個應用。在云方面的創(chuàng)新,我們發(fā)現在云方面更多的商業(yè)模式,我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客戶在這三年半的經歷,云不光是節(jié)流,更多的是增加商業(yè)方面的收入。
朱近之:為什么要關注云?
1、云帶來一個時代,意味著IT全面洗牌的機會。當年互聯網產生的時候,大家可以想象,比如說電子商務讓很多傳統(tǒng)型的銷售業(yè)消失了。同樣,云的產生也意味著很多傳統(tǒng)的,比如機器供應商、設備供應商也需要轉型,以服務面向客戶,特別是很多客戶希望租用資源而不是購買資源。
2、云計算在IT方面的消費在增長,我們的客戶(政府、企業(yè))開始轉移購買IT的方式,由原來單獨買軟件、單獨買硬件、單獨買服務,現在轉變?yōu)橘徺I一個環(huán)境即所謂的解決方案,以服務整合資源。在中國我們也感受特別深,這樣結合起來讓單位無論是從消費還是從投資回報上,能夠產生更好的效益。
3、去年11月國家發(fā)改委已經把云計算作為國家級的戰(zhàn)略,宣布五個試點城市,北京、上海、無錫、深圳、杭州。云怎么帶動我們的GDP呢?云帶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在軟件園支撐軟件服務外包,云計算幫助我們跳躍國界的限制,比如異地災備。所以,云計算和當地的GDP是息息相關的。
朱近之:在這幾年采用云計算需求比較明顯的行業(yè),在中國最早做云計算的是電信和軟件園,包括無錫軟件園,包括了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他們?yōu)槭裁从迷?1,醫(yī)療。醫(yī)療做病例集合,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管理;2,公共安全。在一個平安城市的架構中需要這樣的公共信息平臺,利用我們的SOA保證數據的共享,用云計算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3,軟件園。作為開發(fā)測試的平臺;4,Web2.0公司,需要管理數據中心,他們會產生很多交易服務;5,教育。大學需要在上面做研究;6,電信行業(yè)。我們跟聯通的合作,專門針對電信行業(yè)的公共架構;7,電子商務。我們在無錫做了云計算,有一個軟件園,現在擴展到支撐七匹狼的電子商務業(yè)務。
朱近之:我們看到云計算的影響力在擴大,第一,它可以幫助我們節(jié)省資源,提高效益,所以很多公司在內部開始改造他們的IT環(huán)境,開始往應用云方面遷移。第二,它可以增加我們的新業(yè)務,它有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模式幫助我們建立按需付費的新服務,擴大我們的服務圈。
朱近之:業(yè)務和IT從云計算中獲得的真實的效益。從一些比較標準的IT所做的事情可以從傳統(tǒng)的數周縮短到數分鐘,從標準化、復雜到重用/共享,這是一個比較實際的指標。
朱近之:相比公共云和混合云,客戶更傾向于私有云。在私有云的防火墻的保護之下能夠看到一些效益,其實客戶比較遠的目標是想怎么樣把做的比較好的服務以公共服務的方式提出來,所以我們會看到混合云的模型,有一些公開的服務跨越防火墻作為新的服務提供給客戶。
朱近之:IT通過云計算解決方案幫助聯邦實現IT需求與創(chuàng)新。比如智慧地球,我們用云計算作為智慧應用的基礎,什么叫智慧呢?智慧就是幫助我們做更好的服務,它需要分析我們的數據,我們今天的數據是有源頭來的,比如別人給我們的或者新索出來的,或者每天周邊發(fā)生的,或者每天看不到的事情,這些數據需要統(tǒng)一的方式收集、分類、分析,最終提供給應用。從IBM的角度來說,云和智慧地球是非常緊密相合的。
朱近之:關于云計算的部署,有一系列的選擇。任何單位有五種分類。1,企業(yè)級數據中心。私有的環(huán)境,利用云計算的軟件平臺把資源(硬件資源、存儲、網絡)跨成資源池,把監(jiān)控它是用在哪里,按照需求支撐上面的應用,用基礎架構云支撐開發(fā)環(huán)境或者ERP系統(tǒng)。2,由第三方公司幫助管理。這個第三方公司也可能是IT公司,也可能是電信,也可能是以后產生的云的管理公司。3,托管云。IT環(huán)境已經不是公司的業(yè)務里面了,把IT外包給別人,我專心的做我的核心業(yè)務。4,企業(yè)級用戶。一般希望有一些定制化的服務,共享資源與專署資源相結合,共享設施和維護,虛擬私有網絡訪問,基于訂閱或是會員機制使用。5,消費類用戶。共享資源,彈性擴展,按需付費,通過互聯網方式訪問。
朱近之:IBM不斷深化云計算技術和行業(yè)解決方案,拓展云計算合作伙伴。今年我們看見比較多的是云計算對每個行業(yè)的細化,怎么利用云取代現有的實體門戶,用電子商務云更好的擴展,特別是要支撐國外市場的擴展。在銀行方面發(fā)展新的服務,希望利用云整合,利用云提供新的電子服務。這些行業(yè)從內部云走到外部云都有它的規(guī)則。從IBM來說,云是一個開放性的框架,IBM會提供硬件,也提供中間件和分析軟件和開發(fā)測試,但是云里面有客戶自己的應用,也有第三方,也有開源的應用,可能有其他的硬件在跑。所以,云必須能夠擴蓋這些資源,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應。
朱近之:九大特征,辨識云計算。有一些量化的標準幫助我們一些環(huán)境是否云計算。
朱近之:大中華區(qū)云計算中心推動中國本土云計算發(fā)展。我們建立云的環(huán)境以后,軟件外包商不需要維護自己的系統(tǒng),而是直接租用需要的資源。它可以租用CPU、存儲、開發(fā)測試工具等。這些軟件外包商的門檻就大大的降低了,可以馬上搬入無錫軟件園就可以開始運維做軟件外包服務,而不是專門需要一個IT部門維護。從政府來說,達到了軟件園的競爭能力,達到了節(jié)能減碳的效果。我們在中華集團做的是利用云支撐ERP系統(tǒng),中國東瀛是服務于東瀛和勝利油田的應用,移動和聯通做的是CSP2,針對電信行業(yè)公共云的框架。
朱近之:這些客戶其實他們都有不同行業(yè)的需求,特別是在他們這種應用層面的考慮。所以,在設計云計算的環(huán)境下,一定要考慮最終怎么支撐應用,應用變化的速度、變化的量、部署的應用到底有多少。
朱近之: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中心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云計算支持。第一,咨詢。我們有這樣云計算的咨詢能力,我們做不同項目的經驗積累,包括哪些應用適合跑在云計算上面,哪些應用跑在云計算上達到什么效益,云計算的藍圖如何規(guī)劃,怎么樣納入傳統(tǒng)IT的環(huán)境中。第二,架構設計。我們根據這種需求設計一個架構,以什么樣的方式去展現這些功能,比如說我們是需要一些中間件,數據庫的處理,硬件設備。第三,定制化開發(fā)。第四,概念驗證。快速的部署和實施云計算的概念驗證積極運行。第五,試運行。對于我們的IT維護人員,他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規(guī)劃我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少。它需要預測一下,這個資源能夠更快的調配。第六,培訓。
朱近之:《智慧的云計算——物聯網發(fā)展的基石》這本書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單位遇到云計算的時候怎么做,特別是風險方面,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樣在云計算下面保護我們的數據。還有云計算的商業(yè)模型,利用云計算以后會不會直接對我的商業(yè)政策有所改變。另外,我是作為一個云計算的使用者還是一個提供商?這也非常重要,因為作為使用者只需要租用資源;如果作為提供商,可以利用云計算提供很多的服務。